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参赛
搜索
查看: 23|回复: 0

破茧:在算法迷宫中寻找真知

[复制链接]

1

主题

0

精华

0 小时

在线时间

参赛选手

Rank: 1

积分
1
发表于 昨天 14:1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cindylu 于 2025-9-3 14:20 编辑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上海市莘庄中学:卢歆辰   
    清晨醒来,指尖划过屏幕,短视频如蝶纷飞,购物推送精准得仿佛读心。我们栖息在一个被算法温柔包裹的时代,每个APP都微笑着递来“为你定制”的世界。这体贴入微的服务,是否也在我们周围筑起一道无形的墙?
    记得那个雨夜,我沉迷于星座解析的视频流。算法不断推送更多神秘学内容,直到好友发来消息:“你怎么也开始相信这些了?”我蓦然惊醒——原来在算法的宠爱下,我差点忘记星空之外还有更浩瀚的真理。
    信息茧房不是技术的无心之失,而是流量时代的必然产物。平台精心编织这张网,用我们最喜欢的颜色。我们沉醉其中,在相似观点的回音壁里一次次确认自己的正确。但正如先知所言:“当你知道的越多,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。”这温柔的牢笼最可怕之处,是让我们渐渐失去质疑的勇气,在认知的温床上交出思考的权利。
    然而,将一切归咎于算法何尝不是另一种逃避?古希腊哲人早就说过:“认识你自己。”认知边界的突破,终究是一场向内求索的朝圣。它需要我们用苏格拉底的诘问精神对抗惰性,以李清照“生当作人杰”的胆魄挣脱局限。若没有主动思考和质疑,再精准的推送也不过是美丽的泡沫。
    破局需要温柔而坚定的力量。我开始有意识地进行“信息节食”,每周留出时间阅读与自己观点相左的文章;在沉迷短视频时设置闹钟,提醒自己保持清醒;主动关注不同领域的博主,让认知花园开满各色花朵。就像练习瑜伽时感受身体的边界,我们也要温柔地推动认知的边界。
    这个世界从不缺少榜样。居里夫人在实验室里捕捉那抹神秘的蓝光,弗吉尼亚·伍尔夫用文字打破性别的桎梏,张桂梅校长在大山里为女孩们推开世界的窗。她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我们:认知的边界永远等待被突破。
    最近,我开始了一个新尝试:每天记录一条“认知突破时刻”。有时是读到了一本难懂但有益的书,有时是主动与持不同意见的朋友交流。这些小小的突破,像春雨般滋润着我的思想沃土。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(辅导老师:梁庆)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参赛

本版积分规则

小黑屋|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

GMT+8, 2025-9-4 03:54 , Processed in 0.098397 second(s), 22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